我爱恐怖片,所以,对《聊斋:兰若寺》的期待比正常影迷要多。
再加上去年《长安三万里》的魅力加成(导演也执导了其中一个故事)。
以及这是追光十周年的重磅作品,时长长达152分钟,看上去诚意十足。
除了以上,我还有额外期待:总归有一部不针对儿童市场的成人动画电影了。
遗憾的是,《聊斋:兰若寺》虽然有亮点有诚意,但5个故事里除了《画皮》,其他都很糟糕。
仿佛回到了追光的老路子上。
你如果对电影预期是实验画风作品,那没毛病。
但你如果要以《长安三万里》的水准要求它,那只能说,差了好几个《白蛇》。
这是一部拼盘电影,5个独立画风的聊斋故事,被套在一个讲故事比赛的主线里。
每个独立的故事,又因为兰若寺产生隐秘的牵连。
听上去是不错的创意,对吧。
可创意包装再好,也抵不住故事本身的虚弱。
蒲松龄掉进了井里,遇到爱讲故事的蛤蟆精和乌龟精,他们各讲了两个故事,逼着蒲松龄打分。最后蒲松龄说,你们的故事都一般,我给你们讲一个最好的。
第一个故事《崂山道士》。
毛毡+中式古风的画面设计非常新鲜且抢眼,尤其是毛茸茸的梨子和软绵绵的崂山,很有意思。
但画风带来的新鲜感很快被无聊的故事稀释。
这个故事太简单了,直接原著照搬:
一个不学无术只想学法术的已婚男,去崂山道观干了杂工,临走前师傅终于教了他穿墙术,他回去兴致勃勃给亲戚好友表演,结果撞了一头包。
小学生成语故事的水准。
如果说,第一个故事稀烂是因为原著就这样,那第二个故事《莲花公主》的平庸完全是因为:瞎jb改。
原故事调调和《倩女幽魂》类似,讲一个书生在梦中和蜜蜂公主亦真亦幻的故事,有黄粱一梦的感觉。
但电影把其改成了低幼少年励志故事,不学无术的少年在梦里和蜂蜜公主大战蛇精?
这一集的画风呢,明亮、干净、圆润。
好看,但太AI了。
尤其是蜜蜂公主的造型,AI感十足。
第三个故事《聂小倩》,把倩女幽魂的故事改到了民国,书生改成了立志学医救国的有志青年,小倩的造型也变成了穿旗袍留短发的民国妹子。
前凸后翘的好看,充满AI味的好看。
但既然男主是爱国救民的设定,又轻易为了一介女鬼放弃北上,回老家过二人世界。
总感觉哪里不对。
然后吧,两人还玩纯爱,每天各睡各的房间。
追光编剧真是,该安排床戏的时候不安排,不该安排的时候疯狂擦边。
这个故事完全丢失了倩女幽魂的哀怨、荒诞和缱绻。
至于燕赤霞用枪射击女鬼的魔改,有人或许喜欢,我有点接受不了。
第四个故事《画皮》,是改编最成功的,既改的具有当代性,也保留了原故事里动人、哀伤的情绪。
把故事的落脚点,从大房和鬼妾的争宠,上升到了对夫妻关系的重新审视上,在原故事“画虎画皮难画骨”的基础上,多了一层表达。
这集画风也很美,低饱和画风,不像前两个故事那么油润光滑。
压轴的第五个故事《鲁公女》,时间最长、最丰富,并且成功搭建出了世界观。
如果把黄泉路、孟婆汤、忘川河再丰富一点,把六界轮回再多讲一点,可以拎出来做一部独立电影。
但这个故事有两个丢分的设计,一个是,既然变成女鬼的鲁公女已经和张生厮守在一起,还可以长生不老,天天开心,她就完全没必要寻求投胎,再嫁给15年后的他了吧?
当一个不用上班,不会老,不用吃喝,没人管,想去哪就去哪的鬼,多好?
还有一处,15年后的张生找到了投胎重生的鲁公女,去上门求亲,鲁公女远远看一眼他,就说我爹骗我,他不是张生。然后就自缢死掉了。
这寻死寻的也太随意了吧?
原著里的情节是,他俩见了之后,因为张正相貌大变,鲁公女认不出他,不相信他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张生。进而觉得自己再也等不到了,就回房哭了好几天,郁郁寡欢而亡。
明显合理多了。
5个故事一个优秀,一个及格,三个拉垮,对电影的整体评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。
还有一个不满的地方:
《聊斋》本意是借神神鬼鬼,暗讽人的贪欲、怯弱和虚伪,但这五个故事里,做到这一点的,也就只有《画皮》。
豆瓣6.7,我打个6.3吧。
略失望。
追光后面要拍三国题材了,担心啊。
嘉正网配资-嘉正网配资官网-直接配资官网首页-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